(水井USR計畫執行長林正敏教授和水井三寶合影,攝於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
相關新聞稿:-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創新社會實踐:融合工藝與創意科技,水井村三寶尋訪啟航
- 水井三寶正式上架 串起在地產業鏈,喚醒三百年文化記憶
水井三寶文獻資料:水井姻緣花
本文以水井三寶來看Python資料結構,首先來看list,可以儲存一串資料的串列容器。
範例一:用索引值取值,從0起算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番花']
print(水井三寶[0])
水井三寶是一個list串列容器,使用中括號[]來容納各物件,每個物件中間以逗號隔開,取資料時可以用索引值,從零開始,上述程式執行結果如下:
烏龜範例二:取出三筆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番花']print(水井三寶[0])
print(水井三寶[1])
print(水井三寶[2])
白馬
番花
print(水井三寶[2])
水井三寶是一個list串列容器,使用中括號[]來容納各物件,每個物件中間以逗號隔開,取資料時可以用索引值,從零開始,上述程式執行結果如下:
烏龜白馬
番花
範例三:加入文字說明,讓顯示資料更能傳達水井三寶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番花']
print('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水井三寶[0],'、',水井三寶[1],'、',水井三寶[2],'。')
執行結果:
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 烏龜 、 白馬 、 番花 。
範例四:用字串格式,讓顯示資料更符合原來文章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番花']
str='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s、%s、%s。'
print(str % (水井三寶[0],水井三寶[1],水井三寶[2]))
執行結果:
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番花。
範例五:用負數索引值取值,注意! 索引值可以是負數。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番花']
str='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s、%s、%s。'
print(str % (水井三寶[-3],水井三寶[-2],水井三寶[-1]))
執行結果:
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番花。
範例六:用format使輸出格式化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番花']
print('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其中,烏龜指水井的風水地理,白馬為李府千歲的座騎塑像(現已不存),番花則指水井的百年雞蛋花樹,約300年歷史,為先人移植而來。'.format(水井三寶[0],水井三寶[1],水井三寶[2]))
執行結果:
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番花。其中,烏龜指水井的風水地理,白馬為李府千歲的座騎塑像(現已不存),番花則指水井的百年雞蛋花樹,約300年歷史,為先人移植而來。
範例七:用f使輸出格式化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姻緣花']
烏龜=水井三寶[0]
白馬=水井三寶[1]
番花=水井三寶[2]
str=f'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番花}。其中,{烏龜}指水井的風水地理,{白馬}為李府千歲的座騎塑像(現已不存),{番花}則指水井的百年雞蛋花樹,約300年歷史,為先人移植而來。'
print(str)
執行結果:
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姻緣花。其中,烏龜指水井的風水地理,白馬為李府千歲的座騎塑像(現已不存),姻緣花則指水井的百年雞蛋花樹,約300年歷史,為先人移植而來。
範例八:使用append附加新物件
水井三寶=['烏龜','白馬']
水井三寶.append('姻緣花')
烏龜=水井三寶[0]
白馬=水井三寶[1]
番花=水井三寶[2]
str=f'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番花}。其中,{烏龜}指水井的風水地理,{白馬}為李府千歲的座騎塑像(現已不存),{番花}則指水井的百年雞蛋花樹,約300年歷史,為先人移植而來。'
print(str)
執行結果:
據傳水井村昔日有三寶,分別為烏龜、白馬、姻緣花。其中,烏龜指水井的風水地理,白馬為李府千歲的座騎塑像(現已不存),姻緣花則指水井的百年雞蛋花樹,約300年歷史,為先人移植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