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7月22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許永和院長率領萌芽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智慧減碳節水三生一體社會實踐計畫」生產、生態、和生活等子計畫以及各執行方案主持人,前往雲林縣口湖鄉水井村進行一場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此次活動以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形式展開,結合在地魚塭業者的養殖智慧與科研團隊的科技創新,共同探索低碳智慧養殖與永續生態之跨域協作的可能性。
相關報導: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
範例一:使用for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主持團隊=["許永和","張耀南","林正敏","莊文河", "郭永明","吳添全", "陳鳳雀"] 助理=["陳靜美"] 村民=["林文欽", "林水欽", "葉坤生"] print("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參與人士如下:") for villager in 村民: print(villager) for 主持人 in 主持團隊: print(主持人) for assistant in 助理: print(assistant) |
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參與人士如下:
林文欽
林水欽
葉坤生
許永和
張耀南
林正敏
莊文河
郭永明
吳添全
陳鳳雀
陳靜美
範例二:使用whil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主持團隊 = ["許永和", "張耀南", "林正敏", "莊文河", "郭永明", "吳添全", "陳鳳雀"] 助理 = ["陳靜美"] 村民 = ["林文欽", "林水欽", "葉坤生"] print("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參與人士如下:") i = 0 while i < len(村民): print(村民[i]) i += 1 j = 0 while j < len(主持團隊): print(主持團隊[j]) j += 1 k = 0 while k < len(助理): print(助理[k]) k += 1 |
執行結果:
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參與人士如下:
林文欽
林水欽
葉坤生
許永和
張耀南
林正敏
莊文河
郭永明
吳添全
陳鳳雀
陳靜美
範例三:巢狀結構
1 2 3 4 5 6 7 8 | 主持團隊=["許永和","張耀南","林正敏","莊文河", "郭永明","吳添全", "陳鳳雀"] 助理=["陳靜美"] 村民=["林文欽", "林水欽", "葉坤生"] 參與人士={"主持團隊":主持團隊, "助理":助理, "村民":村民} print("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參與人士如下:") for key, value in 參與人士.items(): for item in value: print(item) |
執行結果:
水井村村民與大學教授實務交流參與人士如下:
許永和
張耀南
林正敏
莊文河
郭永明
吳添全
陳鳳雀
陳靜美
林文欽
林水欽
葉坤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